[ad_1]
过去两年,中国民营开发商的债务危机在香港上市的同行中引起了反响。 上个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开发商时代中国控股宣布其 2023 年和 2024 年到期的美元优先票据违约,加入了在 2021 年遭受重创的中国恒大集团和佳兆业的命运。
今年迄今,在活跃于该领域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中,仅大连万达商管已发行两期总计7亿美元的离岸美元债券。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重点是零售场所的管理,而不是房地产建设和开发,野村信贷分析师 Iris Chen 表示 亚洲金融.
陈说,到 2022 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发行的离岸美元债券仅为 10.5 亿美元,而 2021 年为 390 亿美元。
“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发行的美元债券的风险偏好尚未恢复……离岸债券发行的复苏——如果有的话——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中国)房地产预售的复苏,”她解释道。
香港金融研究公司东方资本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安德鲁科利尔同意:“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结构性衰退,因此行业内部必须进行重大洗牌。”
他认为,只有一次重组过程——这将需要许多违约——
完成后,是否会有足够的公司名单供投资者考虑一起参与。
“尽管随着中国放宽 Covid-19 措施,市场情绪普遍改善,但我们预计房地产行业仍将面临挑战,因为许多发行人继续寻求重组和再融资方案。我们一直在研究其中的一些并预计今年会继续这样做,”国际律师事务所 Ashurst 驻香港的合伙人 Jini Lee 告诉 F A.
Lee 举了一个正在进行的谈判的例子,分享了该公司为郑志刚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新世界发展和在香港上市的远东财团(其业务遍及亚洲、澳大拉西亚、欧洲和英国的大部分地区)就他们的合资企业提供咨询的工作。从佳兆业集团收购富丰国际。
富丰国际拥有位于启德前香港机场位置的正在重建的多住宅地块。
在发行活动方面,Lee 解释说,Ashurst 正忙于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进行各种债券融资,并不依赖于任何一个特定部门。
私人开发商停止发行美元债券
2021 年,私营企业 (POE) 开发商发行了 370 亿美元的离岸债券,其中几乎所有债券均为投机级债券,标普全球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发布的一份报告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 到 2022 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仅 20 亿美元,不包括债券交易活动。
“随着民营开发商的衰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变得越来越小……今天,中国开发商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标准普尔报告解释说,此前,中国私人开发商发行了亚洲约 40% 的美元投机级债券,其中超过 70% 来自大中华区。
“中国私营房地产开发商的队伍正在变薄,他们正在带走亚洲投机级市场的很大一部分。 这类公司曾经是该地区新发行流中高度活跃的部分。 他们的增长非常出色,并且他们利用了一种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激进的构建和流失模型。 不再。”
该报告强调,紧随其后的是“行动缓慢的国有开发商正在接管一个大幅缩减的市场。”
评级机构估计,国有企业 (SOE) 开发商和准国有开发商的额定销售额在 2022 年前 10 个月下降了 25%——好于额定(或之前评级)的销售额下降 58% ) 同期的中国私营开发商。
中国房地产咨询公司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3 年 1 月,中国 100 强房地产开发商的合同销售额同比下降 32.5%。
该公司强调,截至 2022 年 11 月,国有开发商在国内债券市场获得的融资总额为 4380 亿元人民币(650 亿美元),而私营开发商仅在这些市场筹集了 330 亿元人民币。
“由于所有这些原因,国有企业正在超越私营企业……中国国有开发商的崛起将改变这个行业,”标准普尔报告解释道。
根据该公司的预测,标准普尔认为房地产开发在金融创新方面将变得不那么重要,并且与离岸债券市场的互动将大大减少,特别是考虑到最近的加息。
正如 1 月 3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所详述的那样,野村进行的研究也呼应了这种情绪。
野村指出:“我们认为,鉴于 2022 年民营企业土地储备活动大幅收缩,经营信心下降,房地产开发行业基本面严重受损,国有企业开发商的出色表现将在 2023 年甚至 2024 年持续。”研究。
报告详细介绍了2022年销售额前20名房地产开发商名单中只有两家私人开发商,即碧桂园和龙湖地产。 私人开发商的比例从 2021 年的 50% 和 2020 年的 60% 下降到 30%。
“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周转业务模式正在消亡,也许该行业对预售的依赖也在消亡,”标普研究部表示。
“这肯定是为了更好。 预售房屋通常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杠杆,给本已激进的借贷行为增加了风险。 市场也不会错过私人开发商大量使用金融工程的机会。 嵌套在少数股东和合资企业中的隐性债务促成了最近几轮的违约。”
穆迪的一份报告估计,由于近期销售价值和投资急剧下降,房地产相关行业对中国 GDP 的贡献从 2018 年的近 30% 下降到 2022 年的不到 24%。
“我们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前景的展望仍然是负面的,尽管我们预计 2023 年住宅物业销售同比降幅将收窄,因为基数效应较低且政策支持缓慢生效,”它补充道。
另请阅读:中国固定收益 2022 亮点:中国离岸债券市场的主要趋势和预测
¬ Haymarket 媒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d_2]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