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中国的抗议者要求结束该国严酷的零 COVID 政策——习近平主席声称这一大流行病预防战略比其他国家采取的不那么严厉的措施使他的人民更安全——因为它造成的痛苦越来越难以忍受。
专家表示,政府不太可能很快彻底结束零 COVID,尽管它可能会继续调整政策。 但即使习近平想完全放弃这一战略,据报道,一些地方正在开始这样做,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苦难。
零 COVID——定义为全市封锁、大规模检测和强制隔离——曾经是遏制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典范。 迄今为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 COVID-19 相关死亡人数是全球最低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国的死亡人数仅为 30,205 人,而美国的死亡人数超过 100 万人——尽管人们对中国官方数据报告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
然而,近三年来,旨在保护中国及其人民的同样措施也造成了毁灭性的损失。 一些地区的居民发现自己在争夺食物和重要资源,而其他人则将紧急响应的严重延误归咎于零 COVID。 该国的心理健康状况直线下降,而国内和全球的经济影响继续扩大。
阅读更多: 中国零 COVID 政策的成本上升
难怪一些中国人对零 COVID 表示沮丧。 但专家表示,现在终止该战略将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长期以来专注于遏制疫情分散了该国提高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弱势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以及对必要的医疗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注意力。 长期隔离也削弱了人群的群体免疫力。
即使零 COVID 突然结束,分析人士表示,经济不会立即反弹,在预计感染激增的动荡中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恢复。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教授唐纳德·洛 (Donald Low) 向《时代周刊》描述这是零 COVID 的“大悲剧”之一:“它导致资源严重分配不当,并导致他们无法准备好他们需要的东西。当他们最终决定过渡时需要做的事情。”
然而,保持零 COVID 不仅可能进一步损害中国 14 亿人民的生活和生计,而且随着公众不满情绪的加剧,还有可能破坏习近平的遗产。 观察人士认为,北京在处理 COVID-19 问题上做出的任何选择都可能走向灾难。 Low 说:“他们为自己制造了这个陷阱。”
中国如何为重新开放做好准备
如果零 COVID 被取消,而不是与病毒一起生活,数百万人可能会死于它。 这是因为,尽管全国约 90% 的人都接种了疫苗,但中国在预防重大疾病方面一直依赖效力较低的疫苗,而且缺乏足够的医疗保健基础设施来应对住院治疗的冲击。
中国的大多数居民都接种了两种使用灭活病毒的本土 COVID-19 疫苗中的一种——一种由中国生物制药公司 Sinovac Biotech 开发,另一种由国有国有制药公司 Sinopharm 开发。
但与外国公司的基于 mRNA 的疫苗相比,这些传统型疫苗被发现提供的抗感染保护较少。 2021 年在巴西对 70 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的一项同行评审研究发现,科兴疫苗在预防因 COVID-19 住院方面的有效性仅为 55%,在预防 COVID-19 死亡方面的有效性仅为 61%。 相比之下,辉瑞-BioNTech 和 Moderna 疫苗为老年人提供了超过 90% 的住院保护。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还发现,至少接种两剂 mRNA 疫苗与 COVID-19 相关死亡风险降低 90% 有关。
阅读更多: mRNA 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批 COVID-19 疫苗。 它也可能颠覆制药业
然而,中国拒绝进口外国制造的疫苗,因为当地公司正在推动开发自己的基于 mRNA 的 COVID-19 疫苗。 9月,获批2021年大规模临床试验的Walvax Biotechnology疫苗成为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的中国mRNA疫苗——在印尼。 本月早些时候,官方媒体报道称 Walvax 注射剂已准备好供公众使用,但中国尚未批准。
根据 金融时报,如果该国经历“退出浪潮”——放松 COVID 零限制后不可避免的感染激增,资金短缺且人手不足的中国医院可能会因大量未接种疫苗的患者涌入而不堪重负。
202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每 10 万人只有 3.6 张 ICU 病床(相比之下,例如,新加坡为每 10 万人 11.4 张),此后医疗保健行业的改善一直滞后。 路透社 7 月报道称,过去两年已有数十家私立医院申请破产。 与此同时,占全国患者需求85%的公立医院自疫情爆发以来,大量医务人员因收入低下而离职。
为什么中国不能永远躲避病毒
今年早些时候在香港发生的事情可能预示着如果该病毒超过中国对 COVID-19 的控制,大陆可能会发生什么。 香港通过社会疏远措施、边境管制和对大部分流行病进行大规模检测,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病毒的传播。 但过度依赖此类措施导致自满。 一月份,只有约 25% 的 80 岁及以上香港居民接种了疫苗。
2022 年初,更具传染性的变种破坏了城市的防御。 在 2 月至 4 月的大部分时间里,香港从大流行的成功故事变成了世界上 COVID-19 死亡率最高的地方。 在 750 万人口中,约 9,000 人在 10 周内丧生,因为香港似乎措手不及,尽管疫苗已广泛使用,并且为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准备了两年时间。
阅读更多: 香港如何成为中国最大的 COVID-19 问题
中国当局表示,他们从香港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和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香港的疫情给我们上了特别深刻的教训,也给了我们一个例子——如果疫苗接种率低,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就会很高。”北京时间3月,据 南华早报.
但据官方媒体报道,在 80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只有超过 65% 的人接种了疫苗,只有 40% 的人接种了加强针。 尽管当局周二宣布了一项提高老年人尤其是八十多岁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的运动,但这可能为时已晚。 尽管 COVID 仍为零,但随着该国经历了一波感染浪潮,一些地方,如首都北京,在周三报告了创纪录的病例数。
从零 COVID 前进的道路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执政党从未传达过零 COVID 的最终结果。 该国领导人一再宣布与病毒“开战”,但没有暗示任何与病毒共存的可能性。
“一旦零 COVID 被意识形态化,任何地方政府都无法背离它,”Low 说,并补充说这在中国公众中造成了一种错误的确信,即病毒最终会消失。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流行病学家 Catherine Bennett 说,虽然零 COVID 长期保持低感染率,但严格的措施也使人们更容易感染这种病毒,尤其是当新变种出现时,由于自然免疫水平较低.
习近平现在面临的两难境地是,是加大封锁力度——事实证明,封锁在防止当前病例上升和煽动动乱方面无效——还是解除限制措施以安抚抗议者,这样做可能会迎来更大规模的病例激增。
无论哪种方式,随着感染继续上升,贝内特告诉时代周刊,政府的重点需要转向保护; 换句话说,提高弱势群体的疫苗接种率——并使用有效的疫苗。
这将要求习近平承认不能简单地遏制该病毒,他可能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将自己的可信度押在了零 COVID 上。 然而,贝内特表示,这样的承认实际上可以增强政府的权威和影响力。 最近的抗议活动表明,对大流行病规定的遵守已经减弱,但如果习近平将疫苗接种与开放联系起来,她说,“那些一直依赖政府保障自身安全的人现在可能更有可能去接种疫苗更新或接种疫苗。”
来自 TIME 的更多必读
[ad_2]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