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以下是 BTSE 首席执行官 Henry Liu 的客座帖子。
在草根零售加密采用方面,亚洲是全球领先的。 事实上,越南在 Chainalysis 的 2022 年加密货币地理报告中名列前茅。 然而,对于亚洲的传统金融 (TradFi) 机构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陆,银行和金融机构在采用区块链技术方面落后于全球同行。
随着亚太地区创新和采用的兴起,TradFi 可能现在或永远不会拥抱 Web3。 熊市周期证明是建设的最佳时机,而 TradFi 机构可能会在下一次牛市到来时发现自己永远落伍了。
让我们从支付方面开始。 这种基础设施对于加密货币真正成为主流至关重要。 总的趋势是 TradFi 支付巨头与加密原生公司合作,通常是在后台运营的持牌金融机构。
加密货币世界每隔一周就会在西方市场听到一个新的支付合作伙伴公告。 以最近有关巴西 Binance 和 Mastercard 预付加密卡的新闻为例,或者火币和 Solaris 在欧盟推出加密到法定卡的新闻。 与此同时,这一领域的发展在亚洲严重滞后。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万事达卡在 2021 年宣布与泰国的 BitKub、新加坡的 Amber Group 和澳大利亚的 Coinjar 提出的倡议。但三者中只有后者取得了成果,表明成功率很低迄今为止,该地区的此类伙伴关系。
其次,在投资方面也存在地区差距。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最近于 2022 年 12 月凭借亚洲首只加密货币 ETF 开辟了新天地。 但这些早期步骤是在北美交易所于 2021 年推出类似产品一年多之后才采取的。埃森哲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发现,“亚洲三分之二的财富管理公司没有计划提供任何形式的数字资产提议。 ” 相反,报告指出,亚洲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正在转向在线论坛寻求建议。
更突出的是,亚洲的传统企业甚至在常规数字化转型方面也落后。 Broadridge 的一份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企业几乎在所有指标上都落后,并指出了这些企业对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的影响。
然而,如果忽视 TradFi 在亚洲加密领域的几颗亮眼火花,那就太失职了。 新加坡星展银行因其在区块链应用方面的创新而经常在行业投票中名列前茅。 在泰国,暹罗商业银行通过其 SCB10x 部门展示了对 Web3 的坚定承诺。 菲律宾联合银行和马来西亚的 Kenanga 也在探索这一领域。 但总的来说,本土的亚洲 TradFi 在加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例子很少。
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亚洲的新兴市场正在寻找机会超越发达国家在 TradFi 中的主导地位。 许多玩家正在寻求开发该地区自己的 Web3 生态系统和加密金融系统,无论当地的 TradFi 是否在船上。
以印度尼西亚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应用程序 Pintu 为例,该应用程序是在该国与流行病相关的应用程序热潮中创建的。 当然,还有世界上最大的 GameFi 成功:Axie Infinity,由越南工作室 Sky Mavis 开发,由越南深厚的工程师人才库推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总部位于香港的 Animoca Brands 如何通过与各种 Web3 本土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接触风险投资。
这种希望的另一种表现是地区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CBDC) 的兴趣日益增长。 老挝最近开始与一家日本区块链公司进行试验,它只是在亚洲探索 CBDC 计划的 35 个国家之一。 也许该地区的某些中央银行正在考虑直接转向区块链,同时跳过升级本地 TradFi 基础设施的通常艰巨的过程。
我们剩下的问题是该地区的传统机构是否希望甚至需要在 Web3 采用方面赶上西方同行。 亚洲已经有大规模草根采用加密技术,以及在各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加密原生公司。
简而言之,亚洲的加密领域目前有足够的动力自行发展,从消费者采用到基础设施开发和投资。 因此,如果 Asian TradFi 想要从 Web3 蛋糕中分一杯羹,他们最好在下一次牛市前赶上。 否则,Web3 生态系统可能根本不需要它们。
[ad_2]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