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最近在沙姆沙伊赫举行的 COP27 上发布的印度长期低排放和发展战略 (LT LEDS) 制定了该国如何实现其减排目标的长期计划。 它涵盖的领域之广令人瞩目,或许比最近的任何政策文件都更能有力地阐明印度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
印度在报告和环境部长Bhupender Yadav的声明中的定位很明确:第一,不能牺牲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安全; 二是绿色能源转型已经言出必行,并将继续这样做。 最后,“气候正义”必须发挥作用,不仅是发达国家(工业时代初期以来大气中碳存量占大部分)明确规定排放目标,而且要付出代价对于世界其他地方。 通过将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安装到其装机容量的 40%,印度表明它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尽管它不是历史上的污染源。 它赢得了挑战气候融资极限的权利。
该报告解释了印度的绿化计划如何超越可再生能源以覆盖所有领域。 它们是:除了增加电动汽车的使用外,绿色氢燃料和乙醇混合可使运输脱碳; 改革城市空间的绿色建筑规范; 在钢铁、水泥和铝业创造“循环经济”,并加强碳信用体系; 过渡到智能电网; 提高森林覆盖率; 通过“碳捕获、使用和储存”(CCUS) 和“煤炭气化”清理煤炭行业。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因为它强调了印度对煤炭的需求(预计到 2030 年煤炭将占发电量的 50%,而今天为 75%),因此也强调了以最佳方式使用煤炭的努力。 然而,该报告对全球 CCUS 前景并不乐观,这意味着煤气化将很重要。
但要注意的是,到 2050 年,印度将需要“数十万亿美元”来改造系统。 这些资金仅用于缓解(长期低碳战略),而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需要资金用于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到 2030 年,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可能达到 3000 亿美元,到 2050 年达到 5000 亿美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钱可以摆在桌面上。 即使全球系统仍然没有反应,印度也应该考虑更有创意地将企业社会责任资金用于适应项目。 最重要的是,它应该加强其在保护森林覆盖作为碳汇方面的雄心,以及其可再生能源目标。 报告对前者的说法缺乏说服力。 至于可再生能源,印度正在实现当前目标。 此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安全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ad_2]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