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弗里敦,2 月 13 日 (IPS) – 分析人士表示,塞拉利昂新的性别平等法将使有政治抱负的女性受益,并促进发展。
该国总统朱利叶斯·马达·比奥 (Julius Maada Bio) 于 2023 年 1 月签署了新的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法案。它动摇了此前限制女性参与国家生活各个方面的意识形态的基础。
对于这项法律的颁布,首都弗里敦 35 岁的行政人员珍妮特·班古拉 (Janet Bangoura) 说:“一年前,我只是抱着成为一名政治家的梦想,因为竞争环境从未如此平等对女性来说。 随着性别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力(GEWE 法案 2022)的签署,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该法案保证至少 30% 的女性参与议会,至少 30% 的外交任命由女性担任。”
此外,法律规定,地方议会中不少于 30% 的职位应留给女性,公务员职位的 30% 以及雇员人数在 25 人及以上的私营机构中至少 30% 的职位留给女性. 它还将产假从 12 周延长至 14 周。

Bangoura 认为这项新法律“动摇了现状,因为它带来了我们这一代女性未曾预料到的变化。 现在,我们没有任何借口,只能在政治领域追寻我们的梦想。 我知道事情不会立即改变,但已经为我们这些想要打破政治玻璃天花板的人奠定了基础。”
为国家实现了“不可思议”而高兴的不仅仅是女性。 随着这项法律的生效,塞拉利昂的所有年龄和性别的人都为他们的国家通过率先给予妇女平等而超过西非地区的邻国感到高兴。 尽管该地区的国家已经讨论过这样的法律,但联合国塞拉利昂妇女办公室负责人 Setcheme Jeronime Mongbo 表示,2022 年 9 月关于英属西非妇女代表的数据显示,加纳有 14.8%议会中的女性比例为 11.6%,利比里亚为 9.7%,尼日利亚为 7.2%,并补充说,“塞拉利昂处于领先地位。”
性别与儿童事务部长曼蒂·塔拉瓦利 (Manty Tarawalli) 对这项法律表示欢迎,她说这项法律来得太晚了,但她指出,迟到总比不到好。 她将迟迟未颁布法律归因于缺乏以前存在的政治意愿。 这随着现任总统的角色而改变,并补充说,“直到现在,就女性的准备情况而言,气候并不合适,而男性则不适应这种增长。”
塔拉瓦利说,塞拉利昂是一个“典型的”非洲社会。 “我们知道事情的现状,要实现真正需要转型和改变现状的那种变化,需要时间和男女双方的理解才能发生变化。”
她说,在讨论该法案时遇到了最初的挑战。 因此,他们必须跨越巨大的障碍才能将“对话从基于权利的对话转变为经济增长,并且它从我们的磋商中有机地改变了”,并补充说“那些反对的人变得愿意并准备好进行对话。”
塔拉瓦利认为,该法律是关于经济增长的,旨在将塞拉利昂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并补充说,“当该国 52% 的女性人口不在经济和领导岗位时,这不可能发生。”
她认为男性在开始进入公司和机构时不愿意接纳女性是他们预期的挑战,并表示因此有必要建立结构来创建一个网络来支持将担任选任职位的女性知道对他们有帮助。
塔拉瓦利说,他们将教育妇女了解“经济赋权并不意味着放弃照顾孩子和其他期望她们做的事情,从而忽视她们在家中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职责。 我们还将让人们明白,经济赋权有助于社区和塞拉利昂。”
就在他在法案上签名之前,比奥说,法律已经全面解决该国的性别失衡问题,除其他外,法律条款规定了“包容、代表、参与和更积极的回应”。对性别的态度。”
比奥说,他在法律上的签名是为了宣布“我们伟大的国家”发生了变化,并向该国的女孩保证,这是让她们“接受优质教育、努力工作并立志成为最伟大的国家”的许可。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最好的。”
“通过这项法律,我们打破了议会代表的障碍,并期待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和多元化的议会,拥有更多的女性和女性的声音。 在编制他们的比例代表名单时,我敦促政党超越女性人数的法定最低限度,”他说。
比奥说,他对 GEWE 法案的同意使该国走上了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为子孙后代实现一个更包容、更平等、更公正、更有弹性、更可持续和更繁荣的社会,并补充说“有更多的女性在选票、女性投票、更多女性获胜以及更多女性进入议会,该国的政治和塞拉利昂的未来将会改善。”
他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繁荣、包容和民主的塞拉利昂时,法律将使更多女性参与领导和政治工作,并让更多男性支持和承认女性的核心地位。 此外,他认为法律确保妇女平等获得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 为了使其有效,那些基于性别歧视的人可能面临最高五年的监禁和罚款。
“女性在非正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数据表明她们更擅长经商、管理投资和管理这些投资的收益。 除此之外,作为政府,我们渴望与私营部门合作,为女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利用促进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商业文化,并投资于为女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培训计划,”比奥说。
IPS 联合国主席团报告
关注@IPSNewsUNBureau
在 Instagram 上关注 IPS 新闻联合国局
© Inter Press Service (2023) — 保留所有权利原始出处:国际新闻社
[ad_2]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