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柏林——十年前,当德国和中国启动政府磋商时,安吉拉·默克尔 (Angela Merkel) 还是总理,他们的关系似乎是贸易和利润的无限机会。 对话是盛况空前、贸易协议和签字仪式、红地毯和军礼的时刻。
但在周二,德国总理奥拉夫·舒尔茨和中国总理李强将在大流行期间中断三年后在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重新启动磋商——一个对政治脆弱性和经济依赖性进行新计算的世界。
两国几乎以疏远的伙伴身份重返会谈,两国关系因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北京与莫斯科的亲密关系加深以及中国与德国最重要盟友美国的紧张关系升温而变得紧张。
“这些磋商似乎与时俱进,”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托尔斯滕本纳说。 “政府间磋商通常是你与民主盟友进行的事情。 挑战在于平衡我们面临的新现实主义与旧的、默克尔风格的中国磋商。”
这些磋商将是舒尔茨先生的首次磋商,也是李克强作为总理首次访问柏林,他将由一大批部长陪同。 毫无疑问,他们的使命将不一致,即使他们试图塑造共同感兴趣的领域。
对德国来说,这次会议将是一个表明新立场的机会,即中国仍然是其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竞争对手”。 这意味着柏林将努力保护其关键技术,并鼓励其企业从北京转向多元化。
对中国来说,这将是一个说服其最大的欧洲贸易伙伴照常营业的机会——并在柏林和华盛顿之间挑拨离间。
在美国与中国结盟对抗北京的压力越来越大的阴影下,如何与中国保持必要的经济联系,是德国仍在努力掌握的平衡之道。
一位德国官员私下称其为柏林的“三体问题”。 敏锐地意识到华盛顿是其安全保障者,德国官员不再有机会分别对待其经济和政治利益。
曾经被视为双边和截然不同的关系——德中关系、德美关系和美中关系——现在感觉纠缠在一起。 安全担忧也以德国以前未曾关注的方式影响了经济雄心。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迫使德国重新考虑它认为理所当然的经济关系,比如它对俄罗斯廉价天然气的依赖,俄罗斯曾提供其 50% 的供应。 德国设法转向其他供应,勉强避免了严重的能源危机,但没有陷入衰退。
相比之下,像中国攻打台湾这样引发美中军事对抗的事件要痛苦得多。 德国官员认为,在大力推动亚洲国家支持欧洲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侵犯领土主权之后,他们将被迫介入。
经济后果将更加严重:超过 100 万个德国工作岗位直接依赖中国,还有更多间接依赖。 欧洲对华投资的近一半来自德国,德国制造企业的部分供应链依赖中国。
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大流行后的经济复苏速度低于预期。 一些西方公司也一直对在中国进行新投资持谨慎态度,因为今年习近平主席开始推动加强国家安全——包括扩大反间谍法,加强了警方对在中国的西方公司的审查。
与德国的关系尤为重要:它是中国最大的欧洲贸易伙伴和欧洲外国投资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胡春春说:“德国一直在谈论去风险化或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一事实自然让中国感到担忧。”
在柏林会谈期间,德国官员很可能会向中国介绍他们期待已久的中国战略文件的内容,该文件因德国政府内部就其立场应该有多强硬争论了数月而被推迟。 该论文现在预计将于 7 月公开。
一份泄露的原始草案反映了在将经济利益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必要性上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特别是在关键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及碳中和经济所需技术的原材料,如太阳能模块和电动汽车电池.
在舒尔茨先生的压力下,这种基调预计会有所缓和,他担心对已陷入衰退的经济造成太大冲击。
德国官员将明确表示,他们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承认北京与台湾统一的目标,同时与台湾保持“友好但非官方”的关系。
他们还将强调舒尔茨先生一再强调的一个信息:德国没有计划像美国官员曾经敦促的那样与中国“脱钩”。 但是,相反,它将倾向于“去风险化”的概念。
分析人士说,问题在于定义去风险化的真正含义。
“这是否意味着消除风险或将其最小化? 你做的有多快? 这个词有很多回旋余地,”本纳先生说。 “Scholz 走在一条很好的路线上。 他确实‘降低了风险’。他非常重视多元化,但他不想阻止投资。”
4 月,中国官员向德国表达了对有关柏林正在考虑限制向北京出售用于半导体的化学品的新闻报道的担忧。 美国一直在寻求争取欧洲和其他盟友的支持,以阻止北京获得半导体等关键技术,此举激怒了中国。
“他们需要让欧洲人尽可能远离美国人,”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执行主任 Mikko Huotari 在谈到中国代表团本周的目标时说。 “德国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北京仍然寄希望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许多欧洲公司严重依赖中国消费者,以至于他们无法承受与中国保持距离的后果,曾在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的保罗·海恩勒 (Paul Haenle) 表示。
“中国领导层已经计算出欧洲仍在发挥很大作用,”他说。
特别是在德国,中国有牌可打:最大和最强大的德国企业——化学品生产商巴斯夫和大众汽车等汽车制造商——逆势而行,许多其他越来越谨慎的德国公司逆势而行,加倍投资于中国。
去年年底,中国取消了严格的流行病限制并重新开放经济,铺开红地毯鼓励外国投资者向中国注资。 大众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博卢姆 (Oliver Blume) 是首批访问中国的跨国企业领导人之一。 中国是这家汽车制造商最大的销售市场。
“中国认为,由于对少数德国大公司的这种依赖,最终德国总是能够与中国妥协或至少达成协议,”亚洲协会政策高级研究员菲利普勒科雷说。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
事实上,德国最大的挑战可能不是与北京的清算,而是与自己的公司的清算——并明确表示,未来他们必须自担风险继续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分析师霍塔里先生说,这使德国改变与中国关系的道路成为可能,但也存在风险。 这是否会很痛苦,我们必须拭目以待。”
埃里卡所罗门 从柏林报道,和 妮可红 来自首尔。 奥利维亚王 来自香港的报道。
[ad_2]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