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拥护者认为,美联储应该推行能够防止经济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政策。 但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经济活动通常以货币循环流动的形式呈现。 一个人的支出成为另一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另一个人的支出成为第一个人收入的一部分。 按照这种想法,经济衰退的发生是因为消费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决定削减支出并增加储蓄。
例如,如果人们对未来变得不那么自信,他们可能会降低支出并囤积资金。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支出减少,这将使其他人的情况恶化,而其他人反过来也会削减支出。 一个恶性循环开始了——个人信心的下降导致他减少支出并囤积更多的钱,这进一步降低了经济活动,从而导致个人囤积更多,等等。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为防止衰退扩大,中央银行必须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并大幅降低利率。 一旦个人口袋里的钱多了,他们的信心就会增加,他们就会重新开始消费,从而重新建立货币的循环流动。
然而,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中央银行大幅降低利率会使利率达到无法进一步下降的水平,从而阻止中央银行重振经济。 由于个人认为利率已经触底,利率应该上升,因此持有债券会出现资本损失。
结果,对货币的需求将迅速增加,这意味着无论央行如何努力扩大货币供应量,人们都会囤积货币并拒绝消费。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写道:
由于上述原因,有可能在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流动性偏好实际上可能变得绝对,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更喜欢现金而不是持有收益率如此低的债务出于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当局将失去对利率的有效控制。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一旦低利率政策失效,政府就应该增加支出。 支出可以用于任何项目,因为重要的是向经济注入资金以提振消费者信心。 有了更多的信心,消费者将减少储蓄并增加支出,从而重新建立货币的循环流动。
流动性陷阱是否因支出不足而出现?
因此,根据凯恩斯主义者的说法,不断扩大的货币流动是经济繁荣的关键。 支出推动经济增长,而当人们花更多的钱时,他们的储蓄就会减少。
相反,当人们减少支出时,他们通常会储蓄更多,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这对经济来说是个坏消息。 个人储蓄越多,情况就越糟。 流动性陷阱来自储蓄过多和支出过少。
但是请注意,在实体经济中,个人实际上是用他们生产的商品支付购买费用。 货币扮演着交换媒介的角色。 因此,对商品的需求受到生产的限制,而不是受到促进交换的货币数量的限制。
流动性陷阱的含义是没有人会交换商品。 (这意味着个人不再用金钱换取商品。)显然,鉴于个人需要商品来维持他们的生活和福祉,这不是一个现实的提议。 (请注意,个人需要金钱不是为了积累它,而是为了使用它作为交换。)
作为交换媒介,货币仅有助于将一个生产者的商品交换为另一个生产者的商品。 货币提供的服务与最终消费品的生产无关,也与实际储蓄无关。 资本品的增加允许实际储蓄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商品的生产增加。
实际储蓄维持在生产阶段就业的个人。 货币需求不能增加最终消费品的数量; 只有扩大实际储蓄才能促进这些商品的生产。 同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与流行的想法相反,流动性陷阱不会因消费者对货币需求的大量增加而出现,而是由于非常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实际储蓄造成严重损害而出现。
流动性陷阱和实际储蓄的缩水
根据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说法:
任何延长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是节约,即当前生产超过当前消费。 储蓄是改善物质生活的第一步,也是这条路上每一步的进步。
只要储蓄增长率保持正值,经济就可以继续维持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 然而,当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出现一种生产结构,这种生产结构束缚了比释放的更多的消费品时,麻烦就爆发了。 (最终消费品的消费超过了这些商品的生产。)这种相对于消费品生产的过度消费导致实际储蓄下降,从而削弱了对生产结构中就业的个人的支持,导致经济暴跌陷入低迷。
一旦经济陷入衰退,政府或央行任何试图重振经济的努力都将失败。 这些尝试不仅无法重振经济,而且还会进一步消耗实际储蓄,从而延长经济衰退。 实际储蓄池的缩水暴露了一种普遍错误的观点,即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央行政策在振兴经济方面变得无效并不是因为流动性陷阱,而是因为实际储蓄下降。 这种下降的出现是因为之前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无效性导致中央政府可以发展经济的错觉与流动性陷阱无关。 每当中央当局试图“发展经济”时,政策无效总是相关的。 这些政策似乎“有效”的唯一原因是实际储蓄仍在扩大。
货币流动性和股票市场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它会进入各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 每当新货币进入特定市场时,该市场中每单位商品的货币量就会增加。
商品或资产的价格是每单位的货币数量。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商品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对于一定数量的货币,股票的价值将取决于股票所代表的活动所产生的实际财富。 随着资本品基础设施的扩张和加强,财富和经济增长将会出现。
中央银行篡改货币供应量会误导投资者。 他们将货币的增加视为财富的增加,这导致他们推高股市。 只要实际储蓄增加,央行的货币政策似乎就会推动股市。 一旦储蓄下降,股市也会随之下降。 央行试图应对流动性陷阱将延长经济衰退和股市熊市。
结论
与流行的想法相反,如果美国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原因将不是货币需求的急剧增加,而是因为之前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耗尽了实际储蓄。 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建议的那样,一旦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向经济注入更多资金只会进一步削弱实际储蓄池,并可能保证经济将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当中央政府试图促进经济增长时,政策无效性总是存在的。 中央政府可以扩大经济的幻想之所以看起来真实,唯一的原因是实际储蓄的暂时扩张。 当储蓄下降时,这些货币政策就会造成经济衰退。
[ad_2]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