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经济学是一项进展可能非常缓慢的努力。 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硬科学中,实验和数据可以而且确实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争论。 但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理论往往会持续数十年,即使反对它们的经验证据年复一年地堆积如山。 这种令人沮丧的“生死攸关”的经济理论激发了至少一位经济学家写了一整本关于这一现象的书。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问题在于,他们所处理的人总是在改变他们的行为,所以总是有一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理论在实践中失败了:“如果波兰的黄油价格不会飙升,价值会跑赢增长”等等。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许多商业和金融专业人士在大学学习了这些科目,但他们的知识并没有跟上研究人员不断变化的共识。 这就是为什么关于印钞如何导致通货膨胀和类似废话的争论仍然吸引着听众。
我写这些帖子的目标之一是为投资者提供最新研究的进修课程,这样他们就不会犯其他人犯的同样错误。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犯错误。 毕竟,知识一直在变化,今天可能是“真实”的东西明天可能会变得幼稚和错误。
但即使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知识也不应该循环往复。 我们不会为了另一种理论而放弃一种理论,只是为了在未来回到被揭穿的旧模型。 我们拒绝一个理论或观点,因为它的证据不完整或错误,并转向更好的世界描述和模型。 我们不应该重新描述我们知道是错误的世界以及错误的原因。
经济学家的共识:调查显示?
这就是为什么我渴望看到 Doris Geide-Stevenson 和 Alvaro La Parra Perez 参与的一项研究的结果。 这项针对美国经济协会 (AEA) 成员的调查自 1990 年以来每 10 年进行一次,旨在追踪经济学家在关键主题上的共识是如何演变的,以及它是如何演变的。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晴雨表,可以首先确定共识的位置。
2020年,调查共查询了46个主题,发现了一些有广泛共识的领域:
- 关税和配额通常会降低福利。
- 美国的收入分配应该更加平等。
- 移民通常对美国经济产生积极的经济影响。
- 对化石燃料征收更高税收的长期利益大于短期经济成本。
- 全民健康保险覆盖范围将增加美国的经济福利。

然后调查确定了几乎没有一致意见的领域:
- 不断扩大的世界人口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了经济成本。
- 应该降低美国政府支出相对于 GDP 的水平。
- 基于“代表性理性主体”的宏观模型通常会产生有用且相当准确的预测。
- 降低资本收益收入的税率将鼓励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其中一些问题反映了研究人员之间不断变化的共识。 以全球人口增长是否是净积极的问题为例。 2000 年,63.5% 的经济学家不同意,而同意或基本同意的经济学家为 36.5%。 到 2020 年,平衡发生了逆转:只有 42.4% 的人不同意,57.6% 的人同意。
赤字真的不重要
尽管许多从业者仍然认为“巨额贸易逆差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但经济学家的观点已经发生了转变。 1990 年,三分之二的人同意这一说法。 今天,三分之二的人拒绝它。 巨额贸易逆差并不可怕。
即使保守派政客们还没有赶上,对政府赤字的共识也发生了变化。 1990年,42.2%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减少政府赤字,而38.6%的经济学家认为没有必要减少赤字。 今天,政府赤字高于 1990 年,但 57.3% 的经济学家认为不需要削减,而 23% 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削减赤字。
相信“巨额预算赤字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这一更笼统说法的经济学家比例从 1990 年的 39.5% 下降到今天的 19.7%,而持反对意见的比例从 14.1% 上升到 38.6%。

我们都是凯恩斯主义者(再次)
最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商业周期的管理应该留给美联储; 应该避免激进的财政政策。”
1990 年,在里根和撒切尔革命结束时,71.6% 的经济学家同意或基本同意这一说法。 今天,66.6% 的人不同意并认为财政政策在管理经济中的作用很明确。 “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这句话在全球金融危机 (GFC) 后重新流行起来。
就研究共识而言,这看起来像是发生了什么事。 问题是,我们要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的复兴? 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一直都是正确的吗? 还是会再次出错?
我们只需要等待,看看 10 年后的共识是什么。
更多来自 CFA 约阿希姆·克莱门特 (Joachim Klement) 的信息,请不要错过 风险分析和容忍度 和 每个投资者都会犯的 7 个错误(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并订阅他的定期评论 克莱门特谈投资.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订阅 进取的投资者.
所有帖子都是作者的意见。 因此,它们不应被解释为投资建议,所表达的观点也不一定反映 CFA 协会或作者雇主的观点。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 Masaki Hani
CFA协会会员的专业学习
CFA 协会成员有权自行决定和报告所获得的专业学习 (PL) 学分,包括关于 进取的投资者. 会员可以使用他们的在线 PL 跟踪器轻松记录学分。
[ad_2]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