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_1]
草原边境之外:中俄边境史
作者:Sören Urbansky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20
索伦厄本斯基 超越草原边境 是边境研究学科学术讨论的及时补充。 作者将边境形成理解为边民自下而上的实践,也是中央精英自上而下指令的结果。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Urbansky 为旨在将代理权归还给州周边地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他认为“当地居民……在国家领土化的故事中发挥了比以前承认的更重要的作用”(第 6 页)。
使用“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术语来涵盖这两个实体的众多历史政权更迭(分别为苏联和满洲国),作者将他的论点建立在对中俄一部分的雄心勃勃的历史调查中。边界,世界上最长的边界之一。 Urbansky 特别关注阿尔贡河流域(现代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之间的陆地三角形),调查满洲里(中国)和后贝加尔斯克(俄罗斯)这两个跨境铁路城市之间的社会互动。 这项研究跨越了三百年,从 1689 年的《尼布楚条约》开始,并讨论了直到 1991 年苏联解体的边界形成,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之旅中,满洲里和后贝加尔斯克为读者奠定了基础。
Urbansky 选择历史案例的理由令人信服。 正如作者所注意到的,阿尔贡盆地对变化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弹性,使其更像是州界而不是外围。 此外,自然和人为的地理边界——河流和铁路——使该地区成为实现研究目标的关键案例——即研究边境居民跨河互动对边界的影响。
实证工作增强了该卷对文学的贡献,正确地放置 超越草原边境 中俄关系必读书籍之一。 作者的档案证据和传记特别鼓舞人心,第7章应该进入国际冷战历史模块的阅读清单。 特别是,厄本斯基发现的证据加深了我们对中苏分裂期间边界和边民外交角色的理解。 例如,中国和苏联铁路工人代表在 1960 年代初期连续正式访问阿尔贡边境的细节为未来研究铁路外交的影响——或者更广泛地说,人文交流——的影响开辟了空间。中苏和解的过程。
数据收集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介绍中,Urbansky 认识到获取中国档案资源的困难。 正如他所说,这场斗争主要是由于当代中国的边界和少数民族等问题的政治敏感性以及该国独特的档案文化(第13页)。 作者努力平衡俄罗斯和中国的资料来源(主要是依靠共同的历史证据)值得一提,但俄罗斯的观点在整本书中仍然很突出。 传记记载的不平衡尤其明显,因为最能说明问题的历史人物属于俄罗斯阵营。 这种限制并没有削弱卷关于自下而上边界形成的论点。 尽管如此,它仍会影响分析评估阿尔贡河两岸边民的程度,因为它发展了一种持续的以俄罗斯为中心的叙述,有时会主导读者的观点。
出现的另一个问题 超越草原边境 与作者得出的结论有关。 在阅读厄本斯基的作品时,他的推理中提出的基本思想是地方社区在特定历史时刻对中央精英的边界影响。 正如作者所说,在中苏分裂之前,边民 事实上 通过非官方的路线和交流建立了一个非正式的边界,取代了中央精英强加的地理限制。 然而,随着 1950 年代末和 1960 年代初中苏双边互动和交流的崩溃以及阿尔贡盆地随后的军事化,厄本斯基认为,当地社会构建的非正式边界也已不复存在。 更深入地讨论这些变化,评估它们的长期影响,并提供一个精确的分期可能是值得追求的。 这样的分析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中央精英对自下而上边界建设的决定的后果。 在中俄和解之后,Urbansky 提供了跨境代际联系破裂的不利影响的证据,表明中俄边境居民之间的非正式互动从未完全恢复。 这种对中央对地方影响的模糊性并没有削弱该卷的原始贡献。 然而,未来的作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以加强作者关于边民作为边界形成代理人的整体论点。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Sören Urbansky 的 超越草原边境 为中俄边境注入生机。 凭借这部著作,作者为学生、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了出色的服务,为学生、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引人入胜的、创新的、经过深入研究的书,讲述了最近的中俄历史,提醒我们人类互动创造了历史。 人性化的维度是本书的核心,也是使 Urbansky 发人深省的作品如此令人愉快的阅读的原因。
电子国际关系延伸阅读
[ad_2]
Source link